近日,濟寧市大數據中心正式公布了《內河智慧港口信息化建設指南》(SZSD08 0005-2024),該指南自2024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其起草遵循GB/T 1.1-2020標準,旨在為內河智慧港口的新建與改擴建項目提供全面而細致的指導。
該指南首先對一系列關鍵術語進行了界定,如港口、智慧港口等,并對AGV、BIM等縮寫進行了明確解釋,為所有參與者建立了統一的認知基礎。指南的建設內容分為信息基礎設備設施、應用支撐環境、基本應用和專項應用四大板塊,通過整合智能閘口、調度指揮中心等多個系統,構建了一個高效協同的體系。
在信息基礎設備設施建設方面,指南強調以港口作業區為單位,優先選用信創產品,涵蓋通信傳輸、數據中心等關鍵設備。數據中心既可以自建也可以租用,但必須滿足GB 50174的相關要求,同時網絡安全需按照GB/T 22239執行。還包括無線覆蓋、網絡管理、環境感知、智能視頻監控以及智能裝備與自動化裝卸流程相關設備與系統,確保港口基礎運行的穩定與高效。
應用支撐環境部分,指南提出了GIS、視頻匯聚、物聯網、數據服務四大平臺的建設要求。GIS平臺需具備三維建模與高精度定位能力;視頻匯聚平臺應支持多種功能;物聯網平臺需整合各類管理數據;數據服務平臺則負責數據的全流程處理,確保數據的有效利用。
針對不同碼頭類型,指南設計了多樣化的基本應用。集裝箱碼頭系統功能全面,涵蓋了裝卸船等多個模塊及自動化配套;專業干散貨碼頭注重流程控制與安全措施,實現了數據交互與綠色運營;通用散雜、件貨碼頭則提供了作業管理、理貨倉儲等功能;液體化工碼頭則特別強調了危化品監管與工藝控制,確保特殊作業的安全。
在專項應用方面,指南涵蓋了智能閘口、調度指揮中心等多個領域。智能閘口滿足了業務與監管的雙重需求;調度指揮中心集成了多個系統,實現了信息的集中管理;安全管理模塊包括了風險分級等內容;智慧環保與水務系統則注重環境監測與資源管理;物流與多式聯運平臺則致力于提升業務效率與服務能力,為內河智慧港口的信息化建設提供了全方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