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國外媒體報道指出,蘋果公司已經悄然啟動了iPhone 17系列的批量生產流程,并且此次在生產布局上做出了重大調整,顯著增強了在印度市場的生產能力。未來,面向美國市場銷售的新款iPhone,主力供貨地將轉向印度。
數據顯示,在今年的第二季度,印度已躍升為美國手機市場的最大出口國,占據了美國市場總銷量的44%份額,而中國向美國出口的手機份額則下降至25%。這一變化標志著全球智能手機供應鏈格局的深刻調整。
據業內消息透露,蘋果正積極考慮進一步擴大在印度的產能規模,并計劃在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系列中,實現完全由印度向美國市場供貨的目標。這一戰略舉措無疑將進一步鞏固印度在蘋果全球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受關稅政策影響,即將面世的iPhone 17系列價格或將有所上調。具體而言,iPhone 17標準版將維持原價不變,而新款iPhone 17 Air的起售價則達到了949美元,較之前的Plus版本上漲了50美元。同時,兩款Pro版機型的起售價也將相應提升50美元。
還有傳聞稱蘋果可能采取更為隱蔽的漲價策略,即在表面上保持與前代產品相同的價格標簽,但實際上通過取消128GB存儲版本,轉而依靠存儲容量的溢價來實現價格的上調。這一做法若得以實施,無疑將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產生一定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