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浦東金橋,一場聚焦未來人機交互的深度探討活動近日拉開帷幕。作為第六屆浦東新區移動通信創新應用競賽的核心環節,以“智能新同事——人形機器人離我們還有多遠?”為主題的圓桌論壇引發行業熱議。來自移動通信、工業元宇宙、人工智能及光成像領域的四位權威專家與勞模工匠代表齊聚一堂,圍繞2025年世界機器人大會的前沿趨勢展開思想碰撞。
論壇現場,專家們指出,當前人形機器人已在運動協調性、環境感知能力及專項任務執行方面取得顯著進展,但距離真正融入人類工作場景仍需攻克多重難關。成本控制、系統穩定性、操作安全性及社會倫理規范成為制約技術落地的關鍵因素。與會者既對技術突破保持理性審視,也對人機協同的未來圖景展開浪漫想象。期間,“助企行”勞模工匠團隊現場為企業答疑解惑,針對技術瓶頸提供專業解決方案。
同期舉辦的“虛實之光 照亮未來”科普講座成為另一大亮點。主講人通過生動案例,解析元宇宙、數字孿生等概念如何從科幻概念轉化為現實應用,并詳細闡述這些技術對制造業、服務業乃至日常生活的顛覆性影響。現場觀眾通過互動演示,直觀感受虛擬與現實融合的奇妙體驗。
在知識傳播層面,“智讀經典·書香浸潤心田”職工悅讀活動營造出獨特的人文氛圍。主辦方精選涵蓋人工智能、科學哲學、創新思維等領域的百余本圖書,向參會者免費贈送。活動負責人表示,此舉旨在鼓勵職場人士在數字化浪潮中保持終身學習習慣,通過知識積累提升職業競爭力。
作為活動的實踐環節,東超科技上海城市展廳的參觀體驗令嘉賓印象深刻。在智能座艙、醫療衛生、智慧家居等應用場景中,可交互空中成像技術實現了“無屏操控”的突破。嘉賓通過實際操作,見證了科技創新如何將科幻電影中的場景轉化為觸手可及的現實產品。
本屆移動通信應用競賽通過“競賽+論壇+科普+閱讀+體驗”的立體化設計,構建了技術交流、產業洞察、科學普及與文化傳播的復合型平臺。這種創新模式不僅促進了跨領域技術融合,更為行業未來發展提供了多元思考視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