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科技市場,小米正以多元生態戰略重塑品牌定位。這家以高性價比智能手機聞名的中國企業,如今已躋身全球財富500強第297位,較去年躍升近百位。其最新推出的電動汽車在中國市場創下20秒內獲20萬份預訂的紀錄,印證了生態化布局的強勁動能。印度首席運營官蘇欣·馬圖爾在接受專訪時透露,公司正通過設備互聯構建"人的時間、車的時間、家"三位一體的高科技生態。
針對印度市場的戰略升級,馬圖爾強調將突破智能手機邊界,向平板電腦、可穿戴設備、智能電視及家電領域延伸。數據顯示,小米印度上季度營收增長30%,利潤增幅超35%,這得益于生態產品的協同效應。目前已有超2000萬用戶擁有5臺以上小米設備,形成獨特的用戶粘性。在產品布局上,公司采取"階梯式滲透"策略,先以移動設備建立市場認知,再逐步擴展至大家電等重決策品類。
平板電腦市場成為生態戰略的重要支點。馬圖爾認為該品類不會取代筆記本,而是作為移動辦公與娛樂的中間形態存在。新冠疫情期間教育需求激增后,市場經歷短暫調整,如今正通過手寫筆、會議筆記等場景重新定位。"飛行途中觀影、會議速記、內容創作,這些場景讓平板電腦成為商務人士的必備工具。"他特別指出AI技術的融入正在重塑交互體驗,從文檔摘要到智能搜索,AI功能已成為設備差異化的關鍵要素。
在高端化轉型方面,小米通過技術下放實現價值重構。其4萬盧比價位的Pad 7搭載了其他品牌10萬盧比產品才具備的技術,QLED電視的推出更直接推動印度市場從32英寸向高端顯示技術遷移。馬圖爾強調:"物有所值不是最低價,而是在每個價位段提供超配體驗。"這種策略使其在智能手機、平板、可穿戴設備等價值細分領域保持增長,同時維持著平價市場的競爭力。
對于大家電領域的布局,馬圖爾透露正在評估市場飽和度與增長潛力。"進入印度市場不是問題,關鍵在于時機與策略。"他以空調、冰箱等品類為例,指出需要結合本土消費習慣制定差異化方案。這種謹慎態度源于中國市場的成功經驗——通過生態聯動提升盈利能力,而非單純依賴硬件銷售。最新財報顯示,非手機業務已成為小米利潤增長的重要引擎。
在AI技術浪潮中,小米選擇全鏈路布局。從手機端的Circle搜索到車載系統的智能交互,AI正成為連接生態設備的紐帶。馬圖爾預測未來三年將是技術普及期:"每個品牌都能使用AI,但真正的競爭在于如何通過AI增強設備間的無縫協作。"這種理念貫穿于其電動汽車項目,車輛數據與家居設備的互聯將成為核心賣點。